我要搜客合作机构>

重庆春华教育

欢迎您!

400-960-50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9:00-21:0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 课程的内型有那些、课程的内型有那些种类

课程的内型有那些、课程的内型有那些种类

日期:2023-10-31     浏览:153    来源:重庆春华教育

课程类型有哪些?

(一)按照课程内容的属性,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活动课程则主要是学习直接经验。

(二)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是从某一学科领域选择知识,并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加以组织的课程形态。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在小学主要是综合课程,初中采用综合和分科并举的方式,高中主要是分科课程。

(三)根据课程管理、开发主体的不同,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属于一级课程。

地方课程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学校课程(也叫

校本课程

),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习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四)根据课程的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以“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它方面的学习。

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课程的类型有哪九类?

课程分类: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属性),必修课选修课(实施要求),显性隐性课程(课程表现形式)。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

唐朝

孔颖达

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以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与我们通常说的课程的意思相差甚远。

宋代

朱熹

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也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

其意思指功课及其进程。

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

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

课程分类:

1.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属性)

2.必修课选修课(实施要求)

3.显性隐性课程(课程表现形式)

4.国际、地方、学校课程(课程制定或管理者)

5.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课程任务)

这是我查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