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搜客合作机构>

江苏美联英语

欢迎您!

400-960-50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9:00-21:0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 转型的基础是什么课程(转型的定义)

转型的基础是什么课程(转型的定义)

日期:2023-06-30     浏览:142    来源:江苏美联英语

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立场向什么转型

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学生发展)转型。

这是课程观的根本变革。

立场问题是课标研制和修订的首要问题。

学科立场和教育立场是课程标准研制和修订的两种基本立场。

学科立场是学科本位论的体现,教育立场则是以人为本(儿童本位论)的反映。

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以核心素养(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旗帜鲜明地把课程从学科立场转向教育立场,以人的发展特别是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宗旨重建课程标准的方方面面。

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标准的内核或基因,凝练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就成为了课程标准修订的先导性、关键性工作。

三个核心点

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在凝练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上特别强调三个核心点:

第一,深度挖掘各门课程的独特育人功能。

学校教育是以课程为载体进行的,各门课程的确立则是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和功能为依据。

“事物之所以存在并拥有立足之地,继而具有独立甚至崇高的学科地位,更大程度上是由它独特的‘功能’所决定的。

”所以,凝练各门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首先就是要深度挖掘和精准阐述课程独特的育人性。

第二,注重本课程对促进学生一般发展应做的贡献。

每门课程虽各有侧重,但都内在地包含德智体美劳的要素和成分。

发挥全面育人功能、促进学生一般发展是每门课程不可推卸的职责,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需要所有课程共同发力。

第三,遵循义务教育的规律,体现义务教育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