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搜客合作机构>

青海英联华侨移民留学服务中心

欢迎您!

400-960-50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9:00-21:0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 古城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古城文化建设)

古城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古城文化建设)

日期:2023-09-13     浏览:116    来源:青海英联华侨移民留学服务中心

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泉州文化作为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尝试

一、泉州文化作为德育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1.在泉州文化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通过对泉州文化的亲历感受和观览鉴赏,深化热爱泉州文化的感情,认识泉州文化的丰厚和源远流长,吸收泉州文化的营养,陶冶性情,提高道德修养。

学会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学会尊重多样文化。

3.学会交往,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在合作中学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注意观察泉州文化现象,培养主动探究精神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会自信,在泉州文化认同中养成自我认同感和“爱拼才会赢”的坚毅品质。

4.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泉州传统文化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泉州文化,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

二、泉州文化作为德育校本课程的内容结构和进度安排

泉州文化校本课程是高中开设课程,在课程安排中,坚持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提高的顺序,不同年级各有侧重,但都围绕课程目标安排。

(如下表)

说明:表中内容为泉州文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和课时进度安排。

实施时间为高一、高二,总共历时两年。

进度安排上将泉州文化分为党史、名胜古迹、名人、习俗、民间文艺、谚语六大系列,每一系列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逐步提高。

三、泉州文化作为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在实施德育校本课程之前,严格按照格式,编写所开设课程的实施方案和详尽的课程纲要。

一般来说,教师操作层面的校本课程方案应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是一般项目,列举说明开课教师、教学材料、课程性质和类型、学习时限、参加对象等;二是具体方案,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说明、考核评价说明等。

下面是泉州文化德育校本课程的方案(略案)或叫课程纲要(只列举部分章节)

一般项目:

课程名称:感受泉州文化

授课对象:高一、高二学生

课程类型:思想品德类,自选课

教学材料:自编纲要

授课时间:每周一讲,每学期15讲,共开两年

具体方案:

(一)课程目标

1.感受泉州文化(民间艺术、名胜古迹、人物等),提高人文素养。

2.亲历泉州文化的研究步骤(搜集、整理、参观、访问、参与民间艺术品制作),完成认识、鉴赏。

3.选取某一泉州文化的具体问题进行主动探究。

(二)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节选二个课节)

第三专题:郑成功研究性学习(之五)

教学目标:比较全面地了解明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和历史上的地位及贡献。

教学方式:学生搜集资料、信息、讨论、演讲,教师指点,讲解。

组织形式:

在教师指导下自由讨论,组织演讲。

教学要点

1.学生搜集郑成功生平资料、主要事迹资料

2.郑成功所生活的泉州社会文化环境

3.泉州文化对郑成功的影响

4.郑成功的泉州文化气质

第六专题泉州谚语研究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泉州谚语,特别是哲理类。

2.了解几位有影响的泉州谚语搜集者。

3.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谚语。

教学方式:学生搜集泉州谚语资料、信息,小组交流。

组织形式: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学要点

1.学生搜集谚语,小组交流

2.泉州谚语的分类

3.泉州谚语的发展

4.泉州谚语的应用

四、泉州文化作为德育校本课程的评价

1.评价的原则

(1)重视文化认知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感受、领悟、欣赏和思考等每个阶段的表现,对每个阶段都给予相应的权重分数。

(2)不仅重视学生对每个文化专题的研究结果,而且重视描述学生在研究鉴赏过程中的多种收获与体验、多种能力与品质。

注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3)重视评价学生对于德育与其他学科文史知识的联系情况。

2.评价的实施

泉州文化德育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讲座发言的表现,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的敏捷性、深度、表达水平(发言、演讲的口头表达能力、作业的书面表达能力)、搜集资料、小论文的质量进行评价。

(1)等级评定,用于文化主题活动课、小组讨论课。

由指导教师填写主题活动课评价表(见附表1)。

(2)分值评定,用于学生提交的书面结果,如小论文、赏析文章、观感作文及搜集资料的全面准确情况。

具体可分为老师评定、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

(3)将等级评定和分值评定两种成绩平均,按每学期期中、期末两次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总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泉州文化作为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开发出具有明显差异性、符合本校学生需要的课程,以拓宽德育工作途径,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校的办学特色。

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校本课程地域文化

关键词地域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理论在20世纪七十年代就已提出,而在我国却是由新一轮课程改革真正将其带入基层教育研究者的视野。

我国部分理论与实际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

考察一些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在开发切入口上利用自己独特的区域特征,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形成了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正是学校特色所在。

(一)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

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事实上就是学校以地域经济文化资源为基础开发校本课程,从而体现其地域性特色。

将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在一起,注意科学的组织和设计,可形成学校特色。

在此,地域文化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域历史、民风习俗、传统文化和生活经验等。

以地域为出发点开发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域中能够暴露自然、社会的本质和问题;地域素材能够暴露自然、社会的本质问题;具有临场感,容易获得共性的认识;④地域素材容易促进已有的知识、体验的学习;⑤已有的知识、体验通常对于学生来说是未知的,通过具体的操作,能够丰富学生对未知的认识和体验;⑥能够培养学生调查的能力;⑦能够培养学生对地域关心的态度。

可见,在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学生通过真实的感受与切身体验,不仅在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在调查中培养了能力,而且在与周围环境的亲密接触中,在对所在社区更深刻的了解中,形成了对社区、对家乡的深刻情感。

开发具有浓郁特色的校本课程时,学校应从本校目标与实际出发,以地域的教育性为主题,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形成学校特色,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体现地域性,课程内容要有较强的地域特色,能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特点。

如广州荔湾三元坊小学开发的西关文化校本资源是地域特色鲜明,同时又是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本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

从地域的自然、人际交往、文化特点出发开发校本课程,通过活动与体验,能使学生对自身生活的环境有更全面的了解,加深对社区的认识,提升对社区的感情。

二是突出综合性,地域与社会、社区与学校特色的多样性,学生兴趣与需要的不同决定了课程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如三元坊小学以西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我与荔湾一套校本教材,内容涵盖荔湾历史介绍、荔湾名人风采展示、闻名遐迩的粤菜各种制作技巧以及寓教于乐的西关童谣、游戏的介绍等,这些题材充分反映了地域特色校本课程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三是具有探索性,课程内容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思维发展空间。

三元坊小学处于独特的西关文化氛围中,创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校本课程我与荔湾,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走出课堂,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感触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

四是彰显主体性,使学校、教师、学生成为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校本教材不仅要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的需要、学校的需要、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使学校、教师、学生真正成为其的主体。

(二)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考察开发成功的校本课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利用地域的优势,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性校本课程。

案例:广州荔湾区三元坊小学:我与荔湾

1.地域资源。

三元坊小学地处广州老城区西关,这里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原因,产生了独特的被称为岭南文化缩影的西关文化。

这种植于民间、内涵丰富的西关文化,正是校本课程开发可资利用的鲜活资源。

为此,三元坊小学开发了以西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我与荔湾一套校本教材,这些题材充分反映了西关独特的文化景观和风土人情。

2.开发依据。

三元坊小学早在十多年前就以“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办学目标,开创了广州市仅有的民乐艺术教育学校特色,并成为了广东省民乐教育示范学校。

他们继续深化探索、实践个性化的办学路子,让实践活动深入学校、社会、家庭,通过以西关文化为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丰富学校的办学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校的办学特色。

3.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通过对西关文化景观和风土人情的进一步了解,增强学生的自豪感,通过参观、调查、手工制作等活动,掌握各种技艺,提高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构建“课、队融合,多向互动,协调发展”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课程内容:西关文化。

(3)课程组织:晨会、班会、队会、综合实践课、社会实践等。

(4)课程实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三元坊小学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划分三个层次:一是普及性活动,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不同年级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设不同类型的活动课,并全部纳入课表。

这类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活动有全校性活动、课程表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等。

二是小组性活动,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而组织的活动,如小型的比赛、年段竞赛及年段的兴趣小组活动等。

三是提高性活动,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而组织的活动,形式是设置特长选修班,让学生自由参加。

(5)课程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辅之以教师、家长、社区人士、行业专家、兼职辅导教师的评价;鼓励学生作好调查研究日记,记录个人、小组的真实体验,定期举行大、中、小队成果展示;结合德育工作,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与综合实践课优化整合的策略研究;通过运用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开展个人争当“新三好”DD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集体争创“文明班”、“三好班”活动,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三元坊小学以荔湾独特的地方景观、地方文化、社区设施以及家庭教育为依托,以学校的民族艺术教育特色为基础,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为方向,开展综合体验教育、实践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建品牌特色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大大提高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市川博.综合学习地域教材的开发J.教职研修,1999,(7).

2朱碧珍.开发以西关文化为资源的校本课程初探J.教育导刊,2007,(1).

校本课程与学校的文化基于学校文化建构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它是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和课程计划,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目的,按一定程序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它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

学校文化即学校积累和建构起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包含精神、物质在内的学校意识和经验体系。

裴娣娜教授认为,课程是一种文化现象。

校本课程强调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继承学校传统并参照学校的发展走向,是学校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组成部分。

高中新课改使学校文化建设进入了课程与教学层面,要求学校文化建设的全部工作着眼于学校的培养目标,围绕教育教学、校本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而不局限于表面化、形式化、短期性、突击性的所谓“文化活动”,从而使学校文化建设不再游离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之外,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生存方式,并使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关注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在广大教师及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是重视不够,理念欠缺。

有的学校不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概念认识不清,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教师自编教材”;有的学校只强调硬件的气派、现代,却未提出适合本校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而没有这些,是不可能很好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

二是校本课程开发表面化。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重新揭示、确认、彰显课程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学校自主性的文化特色,但现实是,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文化的选择与加工完全是技术性的,只单纯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或重新编写,没能使学校文化质变为具有自主性品质的、完整的课程文化,更谈不上体现学校文化的动态性、时代性及整体性。

三是校本课程开发形式化。

在具体开发过程中,有些学校过分注重形式,片面追求数量,认为校本课程越多越好,以多取胜,几百门校本课程让学生眼花缭乱,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缺乏整体规划,课程质量参差不齐,与新课程改革提倡的“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相去甚远,更谈不上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

三、从学校文化建构的高度开发校本课程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范式的革命性转换,因此,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深刻领会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精神实质,充分理解新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

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和研制的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及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可。

校本课程虽然可以由众多内容构成,但必须以一个“核心”为纲,将众多的校本课程组成有机的整体,构成课程系统,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功效。

学校文化就是校本课程系统的“内核”,我们必须从学校文化建构的高度去全面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将学校文化视为一种固化的、可组合的东西,而且还须关注其超越性、动态性、时代性及整体性的特点,这样才能避免造成校本课程对学校文化的误读。

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整体规划中就根据我校的文化特点和办学思想,将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拟定为三个领域:大文化课程、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课程、荣誉课程。

并从学校文化建构的角度去探寻校本课程开发途径。

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充分挖掘学校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基于学校的实际背景、现实需求与文化传承;必须从师生生命成长和学校文化建构的角度去全面规划;学校文化中已有的特色项目、特色活动、特色环境,可经过文化选择、设计、整合,提炼为学校的校本课程。

例如,我校对具有学校特色并形成品牌优势的“兴趣小组”和“德育活动”等进行了系统规范地课程设计,通过选修课程模块化,社团活动目标化,德育活动系列化等途径开发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圆明园的兴衰(我校地处圆明园),企业实战模拟等。

二是坚持教师为主体的多方合作开发模式。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但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所以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帮助和多方人员的积极配合,在交流中相互启发、达成共识,从而捕捉到具有学校文化的“亮点”,并以此作为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的“生长点”。

我校就利用教师的爱好和特长,经多方合作开发出了走进陶艺大世界、世界各民族礼仪、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等校本课程。

四、以文化构建的方式整体融合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

学校文化构建是一个渐进和复杂的过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如此。

校本课程开发是民主、开放的决策过程,需要有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评价体系;需要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强调各方参与者在自我反思、自我体验的过程中,以主体的身份投入到课程的运行、评价过程中,自主地生成、建构一种内在的文化世界。

所以,必须以文化构建的方式整体融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反馈中及时修正,通过反复实践,精心打造和完善,形成具有学校特色、体现学校文化底蕴的校本课程。

只有这样,才能使校本课程真正植根本校、服务本校、体现本校。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将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力图重构学校文化的生存方式:超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逐步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逐步形成师生的合作、对话与分享;逐步形成动态的、开放的课程与教学。

因此,“基于学校文化建构”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将从课程与教学的层面全面推进学校文化的建设。

课程文化是人们在创造课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的总和,涉及课程建设制度的变革和随之产生的新的课程产品和课程理念等。

学校开发的特色课程需要创生新的、独特的、“为我所需”的课程文化。

学校独立开发课程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课程文化重构的过程。

教师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的系列实践活动,可以更新课程观念,增强教师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

同时,学校已有的特色项目、特色活动、特色环境可经过文化选择、设计、整合,提炼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而这些课程在实践中又会形成独特的教育理念、教育哲学和学校文化,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

从学校文化建构的角度开发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提升学校文化,这对于学校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单位北京一零一中学

(责任编辑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