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搜客合作机构>

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

欢迎您!

400-960-50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9:00-21:0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 中学新课标体育课程标准、中学新课标体育课程标准解读

中学新课标体育课程标准、中学新课标体育课程标准解读

日期:2023-05-24     浏览:162    来源: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

体育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

关于体育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如下: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新课标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

作为未来十年我国基础体育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出现备受关注。

体育依旧是第三主科

新课标显示,从今年9月起,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各年级均要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其占总课时比例为10%-11%,仅次于语文(20%-22%)、数学(13%-15%)。

从数据可以看出,与2001年版、2011年版课标相比,新课标中体育与健康的课时占比虽是10%-11%,但课时数并未增加――20年来一直是每周小学1至2年级4节体育课,3年级至初三3节体育课。

体育依旧是第三主科。

武汉体育学院教授柳鸣毅关注到,在新课标中知识型课程进行了调整,比如体育、思想品德等,让课程更加均衡。

他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是孩子们身心发育的敏感期和技能获得的重要窗口期,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增加体育锻炼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决定。

让新兴体育项目走进校园

根据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其中,专项运动技能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六类,每类包含若干运动项目。

新课标中特别提到,新兴体育类运动除了与其他类运动具有共同的育人价值和能力要求外,在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和地域体育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好奇心与冒险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新课标表示,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和设计其他运动项目课程内容。

小轮车、轮滑、攀岩、登山等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也出现在专项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中。

体育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解读

体育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解读如下:

1、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

2、改革了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

3、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4、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5、“幼小衔接”成课改重点,合理设计小学1至2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6、考试命题变化,知识点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展现,减少知识点裸考现象。

强化过程性评价,而非结果性评价。

着重考察孩子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能力。

课程标准地位、重要性:

1、课程标准是学校教育教学“宪法”,是育人蓝图,具有准绳、尺子的规范。

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引擎和支点,是改革源头,是课改第一依据、直接依据及原点推动力。

2、2022版课标修订重在从学科立场走向教育立场,突出素养立意、育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强化学科实践及跨学科主题学习;践行素养导向质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