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选题的依据是什么?
一、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一)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必不可缺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计算机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
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了只能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的思想,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的课程。
国家新的课程纲要已将它列为政、语、外、数之后的第五位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四点:
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
2.信息能力: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3.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4.信息道德: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加强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涉及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通常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
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把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
例如,安徽省编写的初一信息技术第3.3.1节中要求学生输入的一段英文,取自初一英语课本第16单元第120课,第3.4.4节练习第4题使用了初一语文课本中的要求背诵的名篇爱莲说。
在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
教师进行“任务”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信息道德的培养
当今的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既有大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
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
但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
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是一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竞争”者。
1.设计者:通过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2.导学者:(1)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3)指导学生区分好与坏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4)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5)身体力行,为学生作表率,以此感染和影响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3.合作者:师生间相互交流、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既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在合作的环境中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4.评价者:教师可通过评价对学生具有导向、激励作用,帮助学生确定努力方向,通过学生的自控,实现学习目标。
这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竞争”者:通过网络环境给教师学生一个平等的学习和展示的氛围,建立了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使师生的作品或成果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平等“竞争”,既促进教师终生学习的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形成“师不如弟子”的可喜局面。
三、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
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
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
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
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另外一篇:
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呢?是不是在一节课里,你用了电脑,用了主题网站,用了多媒体,或者上了网就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实不然,那至多也只能算是进行了浅层次的整合。
我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方式。
整合是促进以下几种方式的变革:一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三是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四是信息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整合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整合到各学科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怎样做才能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较好的整合呢?我认为功夫在课后。
下面我就结合我自己的实践跟大家谈一谈我的一些感悟。
首先是选好内容。
并不是教材上的所有内容都用信息技术。
以数学为例,很多老师选题就不正确。
他们选择多媒体的目的是为了加大上课容量或是为了公开课,把数码投影仪当成一般投影仪来用。
简单的认为课堂容量越大越好,讲得越多越好,而实际上课的效果确是事与愿违,课上学生回应寥寥,老师急得跳脚。
正确的选题应当是我们如果不用信息技术来呈现就达不到我们的教学要求的,比如数学中的动态问题,立体几何,比较抽象的概念,真实环境下难以演示的实验等我们采用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
因此,不是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而是课程有需要才用。
第二是精心备好课,准备好脚本。
确定内容后,我们就要备好课。
备课不仅仅要备重点、难点,备学生,还要把知识呈现的方法、时间备进去(何时呈现,怎样呈现)。
因此,不是整堂课都要用多媒体。
例如数学中的探索性问题,往往可以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来得到结论,这样更直观,便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是选择恰当的媒体。
不要盲目的追求好看,而要实用。
目前很多老师都掌握了flash等较高级的软件的使用,但在制作是往往要化大量的时间。
准备一节课往往要花一、两个礼拜的时间甚至更长。
所以很多老师不愿意上多媒体课。
其实,FrontPage,PowerPoint等软件的使用很简便,花的时间也很少。
所以不要盲目跟风做复杂的课件。
第四是要做好课件。
好课件的标准是什么?要满足以下几点:1、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要便于学生理解老师授课意图;3、要有强大的交互性;4、要有拓展性。
第五是素材、积件的积累。
1、新课程提供了很多课件资源,我们老师却没有很好的利用。
如教师用书后的光盘里,就有很多小课件。
2、网络上有很多好的课件可以下载,加以修改后就可以为我所用。
同时,网上不仅仅有课件,还有很多试题,只有平时多积累,用时才能游刃有余。
所以老师们要在平时多积累。
最后,要加强学习,不但要向老教师学习经验,还要学技术。
多看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提高我们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我们的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才能在三尺讲台上干出成绩。
网上摘录的,供您参考~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
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各种信息技术教材编写时着力贯彻这一教学方法。
“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本人就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程谈以下几点思考。
一、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一)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必不可缺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计算机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
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了只能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的思想,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的课程。
国家新的课程纲要已将它列为政、语、外、数之后的第五位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四点:
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
2.信息能力: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3.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4.信息道德: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加强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涉及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通常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
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把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
例如,安徽省编写的初一信息技术第3.3.1节中要求学生输入的一段英文,取自初一英语课本第16单元第120课,第3.4.4节练习第4题使用了初一语文课本中的要求背诵的名篇爱莲说。
在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
教师进行“任务”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信息道德的培养
当今的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既有大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
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
但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
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是一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竞争”者。
1.设计者:通过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2.导学者:(1)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3)指导学生区分好与坏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4)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5)身体力行,为学生作表率,以此感染和影响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3.合作者:师生间相互交流、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既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在合作的环境中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4.评价者:教师可通过评价对学生具有导向、激励作用,帮助学生确定努力方向,通过学生的自控,实现学习目标。
这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竞争”者:通过网络环境给教师学生一个平等的学习和展示的氛围,建立了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使师生的作品或成果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平等“竞争”,既促进教师终生学习的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形成“师不如弟子”的可喜局面。
三、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
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
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
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
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另外一篇:
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呢?是不是在一节课里,你用了电脑,用了主题网站,用了多媒体,或者上了网就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实不然,那至多也只能算是进行了浅层次的整合。
我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方式。
整合是促进以下几种方式的变革:一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三是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四是信息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整合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整合到各学科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怎样做才能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较好的整合呢?我认为功夫在课后。
下面我就结合我自己的实践跟大家谈一谈我的一些感悟。
首先是选好内容。
并不是教材上的所有内容都用信息技术。
以数学为例,很多老师选题就不正确。
他们选择多媒体的目的是为了加大上课容量或是为了公开课,把数码投影仪当成一般投影仪来用。
简单的认为课堂容量越大越好,讲得越多越好,而实际上课的效果确是事与愿违,课上学生回应寥寥,老师急得跳脚。
正确的选题应当是我们如果不用信息技术来呈现就达不到我们的教学要求的,比如数学中的动态问题,立体几何,比较抽象的概念,真实环境下难以演示的实验等我们采用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
因此,不是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而是课程有需要才用。
第二是精心备好课,准备好脚本。
确定内容后,我们就要备好课。
备课不仅仅要备重点、难点,备学生,还要把知识呈现的方法、时间备进去(何时呈现,怎样呈现)。
因此,不是整堂课都要用多媒体。
例如数学中的探索性问题,往往可以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来得到结论,这样更直观,便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是选择恰当的媒体。
不要盲目的追求好看,而要实用。
目前很多老师都掌握了flash等较高级的软件的使用,但在制作是往往要化大量的时间。
准备一节课往往要花一、两个礼拜的时间甚至更长。
所以很多老师不愿意上多媒体课。
其实,FrontPage,PowerPoint等软件的使用很简便,花的时间也很少。
所以不要盲目跟风做复杂的课件。
第四是要做好课件。
好课件的标准是什么?要满足以下几点:1、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要便于学生理解老师授课意图;3、要有强大的交互性;4、要有拓展性。
第五是素材、积件的积累。
1、新课程提供了很多课件资源,我们老师却没有很好的利用。
如教师用书后的光盘里,就有很多小课件。
2、网络上有很多好的课件可以下载,加以修改后就可以为我所用。
同时,网上不仅仅有课件,还有很多试题,只有平时多积累,用时才能游刃有余。
所以老师们要在平时多积累。
最后,要加强学习,不但要向老教师学习经验,还要学技术。
多看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提高我们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我们的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才能在三尺讲台上干出成绩。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可以称作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
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
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
”
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
信息技术是研究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