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搜客无忧!

杜威课程与经验的关系(杜威的经验课程论)

  作者:正苗启德发表时间:2023-05-11点击量:157

杜威关于教育的三个思想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还活着是其它?

杜威提出的关于教育的

三个思想

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杜威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区别于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他提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

(一)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

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

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二)教育无目的论

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

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

实则,在阶级斗争和

无产阶级革命

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强调教育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产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

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四)教学论

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课题。

作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1、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科目的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具体地讲是学校安排种种作业,把基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里来,作为学校的教材。

2、在

教学方法

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五)道德教育论

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

”“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

”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在实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张“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是要求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

再则,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扩展资料:

杜威鼓励探究与创新教育思想的形成建立在对社会变革、

科学发展

和教育冲突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

杜威的这一思想也与他对传统教育“知行分离”现象的批判分不开的。

在杜威看来,由于知识“旁观者理论”把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相隔离,强调认知是一种认识“对象”呈现给认知者的事情,这样在教育上就逐步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学习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与行为相分离等弊端。

结果,在学校教育中,学科变成了书本上的东西,变成了远离儿童经验和不能对行为发生影响的东西。

杜威认为,人的知识和行为应当是合一的。

如果一个人他所学的知识不能影响他的行为,他的行为又不能源于他所学的知识,那就只会养成一种轻视知识的习惯。

从“知行合一”思想出发,杜威强调,学校应当把单纯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转移到儿童的活动上来,依照儿童发展的程序,通过儿童运用他所学习的知识逐渐发展他的能力,直到他能教育自己为止。

杜威对“知行分离”现象的批判和“知行合一”思想的阐述,提出了知识与行为相结合以及个体在获取知识上的主动性问题,为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儿童活动的关系,鼓励儿童主动地探究,通过探究活动获取知识和经验,提供了指导思想。

杜威是一个重视

蓝领

阶级利益和教养的思想家。

但他不鼓动蓝领阶级去掀翻整个旧世界。

他对蓝领阶级的关注体现在他的教育哲学里,表达在他的

平民主义

与教育一部书里。

他认为平民主义政治的两大条件是:一、一个社会的利益须由这个社会的所有成员共同享受;二、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之间,须有圆满的自由的交互影响。

杜威主张平民主义的教育须有两大条件:

第一,须养成智能的个性;

第二,须养成共同活动的观念和习惯。

“智能的个性”就是独立思想,独立观察,独立判断的能力。

平民主义的教育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使青年人能自己用他的思想能力,把经验得来的意思和观念一个个地实地证验,对于一切制度习俗都能存在一个疑问的态度,不要把耳朵当眼睛,不要把人家的思想糊里糊涂认作自己的思想。

“共同活动”就是对于社会事业和群众关系的兴趣。

平民主义的社会是一种股份公司,人人都有一份,不排斥某一部分人,所以平民主义的教育的第二个条件就是要使人人都有一种同力合作的天性,对于社会的生活和社会的主持都有浓挚的兴趣。

这样就否定了把一部分社会成员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就能造成社会飞跃的进步逻辑。

参考资料: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教育的本质

杜威关于教育的本质的论述,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组”。

首先,杜威从生物化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出发,在批判传统教育无视儿童本能和性向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就是促进儿童本能和天性生长的过程。

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道:“教育即生长,除它自身之外并没有别的目的”。

v认为学校教育的价值在于能否运用适当的方法为学生创造不断的“生长欲望”。

基于此,他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强调教育在儿童本能生长方面的本质作用,提倡教育要遵循儿童生长规律,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其次,杜威又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出发,提出了教育的本质即生活。

在他看来,儿童的生长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即是生活,没有教育就不能生活”,因此,可以说“教育即生活”。

vi他还指出,教育的过程就是眼前的生活,而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提倡教育要与儿童当下的生活融合,教会儿童适应眼前的环境过好当前的生活。

再次,杜威还从知识获取的途径出发,提出了教育的本质就是“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新组织”。

杜威把求知的过程与知识本身看成同等重要,视二者为同一物体。

认为教育就是促使儿童主动去经验一切事物,从而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他十分重视儿童亲身经历的活动,认为只有通过亲自去做,儿童获取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

因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学中心原则:“从做中学”。

(二)关于教育的目的

基于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杜威认为教育只是一个过程,除了这种过程本身,教育并无其他目的,指出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所决定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外界社会和人们强加的过程以外的目的。

他视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如果在过程之外设立其他的目的,那么教育过程就失去了意义。

他认为良好的教育目的应当是根据受教育者个人活动、需要和能力制定,而不是受制于社会政治目的。

但他在1919年来华演讲,看到当时中国正如火如荼开展的“五四运动”时,又说“教育的目的是要养成配做社会良好分子的公民”。

vii可以看出,他之前所说的“教育无目的”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三)关于教材和课程

在强烈批判传统教育以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和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的基础上,杜威提出应当以儿童直接经验组织教材以及课程要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他认为传统教育把“早已准备好了的教材”强加给儿童,这与儿童的天性相违背的,同时,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存在着致命的弊端,它割裂了课程与儿童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生长、发展。

因此,他强调组织教材应当从“儿童当前直接经验中寻找一些东西”,学校教学的科目不应当是科学、文学、历史地理等,课程应当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应该是具体的社会需要的活动作业如:木工、铁匠、修理工等。

(四)关于教学方法与步骤

基于“从做中学”的原则,杜威认为教学方法最根本的要求是在活动中进行教学。

应用活动将教学方法与教材紧密联系起来,并指出儿童的直接经验活动应当既是教学方法又是教材,提倡通过直接、主动的活动使儿童获得个人直接经验。

他反对传统教育中灌输式、宣讲式的教学方法,认为它仅重视教师和教材的权威,而忽视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根据对人的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即: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在情境的内部有个真实的问题;学生占有知识资料并进行观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方法是否有效。

他批评传统教育方法是填鸭式的教育,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引起思维”的情境,不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倾向。

(五)关于教学组织形式

杜威批评传统的学校教学组织形式,认为班级授课制是一种旧式的教学,它使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置学生于被动的处境。

他还指出传统的课堂教学只能使学生单纯学习书本上的课文,只能静静地听讲,而没有提供学生活动的情境和空间。

因此,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就无从谈起。

所以杜威提倡活动式的教学形式,不仅要保证儿童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以及活动器材,还要促使学生亲自在制作或服务的活动中学习,以获得直接的经验,而不是安静地坐在教室呆读死记,听凭教师的指挥和灌输。

(六)关于师生关系

在活动式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不同于传统教育中教师主导、独断专行,学生被动、听从指挥的师生关系。

杜威指出,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而进行的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当前的能力,教师不再是发号施令者,他只是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参谋”而已。

杜威进一步驳斥传统教育的“三中心”理论模式,呆之以现代教育的新的“三中心”教育理论。

即:以活动教学为中心代替传统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心,以儿童经验为中心代替书本教材中心,以学生主动活动为中心代替传统教育的教师主导中心。

杜威提出的关于教育的三个思想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就是这三个。

还可以说三个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申请试听课程

提交后,免费为您匹配专业课程

机构入驻 | 帮选课 | 公司介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c)2024 武汉涵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7586号-13 技术支持:搜客无忧